折腾建站的血泪史
这礼拜真给我累够呛!折腾了一圈终于把新官网搞上线了。刚开始我都懵圈了,不知道从哪下手找靠谱的建站公司。网上搜出来一堆,名字都高大上,什么“数字科技”“云端互联”,看得我眼都花了,鬼知道谁好谁坏!我只能硬着头皮开始摸爬滚打。
第一步:撒网捞鱼,熬夜查资料
我一开始就傻乎乎直接搜“网站建设公司”,结果哗出来几百页!真不能这么干!太乱了!我赶紧换方法:
- 直接查本地有点名气的同行或认识的生意伙伴,偷瞄他们网站底下写的是谁做的(别说,真让我逮到几家藏在版权信息小角落里的公司名)。
- 跑去常用的设计论坛和本地那种生意人爱混的线上圈子,厚着脸皮问:“哥儿几个,谁家网站做得不赖?求推荐!”这招好使,比我自己瞎搜靠谱多了,人家实打实用过。
- 对着几家看起来顺眼的公司,钻进他们官网扒案例。重点不是看那案例做得“哇塞”,而是看有没有跟我行业沾边儿的、功能需求差不多的项目。一家公司案例全是美美的花店和咖啡馆,结果我是卖五金螺丝的?那肯定不对路!
第二步:厚着脸皮挨个问,化身问题狂魔
筛选出五六家感觉还行的,我可没客气,直接开聊。
- 一上来先甩具体需求:“我要做个能在线卖货的网站,用户得能注册、发评论、线上付款那种,你们搞不搞得定?”(模糊需求?那肯定被坑!)
- 揪着他们案例库里面跟我们行业差不多的项目,死磕细节:“你们给XX做的那个后台,他每天发多少文章?会不会卡?用户留言咋处理的?”对方要是支支吾吾或者打官腔“这涉及商业机密”,那我心里就打鼓了。有一家就特实在,直接给我展示后台界面逻辑(当然敏感信息遮住了),瞬间安心。
- 特意问了一堆“如果...”:“如果我中间想加点功能,咋算钱?” “网站交给我后,万一被黑了找谁?” “我上传内容搞乱了自己搞不定,你们能不能简单教教我?” 这些“售后痛点”太关键了!
第三步:合同字字计较,别当甩手掌柜
聊下来定了两家感觉都还行,准备签合同。乖乖!这个环节才是最容易吃哑巴亏的地方!
- 我这回学精了,坚决要求把具体功能点一条条写清楚! 比如不写“具备新闻发布功能”,而是写“后台提供图文编辑器,可分类发布文章,支持定时发布”。一家本来合同很笼统的公司,看到我这较真劲儿,直接主动说回去重新拟一份(啧啧,幸好留神了)。
- 付款分期死磕:谈好了分三次付,定金、框架完成、全部验收上线。合同里必须白纸黑字!
- 隐形炸弹问清楚:域名、服务器、邮箱这些第二年续费找谁?多少钱?别等做完了人家给你报个天价! 我问的几家,续费价格还真差挺多。
- 维护服务别玩文字游戏:“提供一年维护”是维护软件升级?服务器安全?内容更新协助?还是只保证网站能打开?我亲眼看到一份合同,上面写的“维护”就只是“解决非客户操作导致的程序崩溃”...这约等于啥也不管!
第四步:边做边盯,真别嫌麻烦!
选了家沟通感觉最顺畅、合同也磨清楚的公司开工了。但我可没打算当甩手掌柜。
- 我每周固定找负责人聊一次进度,让他们把本周做好的、卡壳的地方都截图给我瞅瞅。不是不信任,是怕走歪路了返工大家都麻烦!
- 每个功能模块基本成型后,都让他们发链接给我亲手点点、试试。发现不对劲或者用着别扭,立马提。有次发现购物车按钮要连点两次才有反应,赶紧反馈,半天就调好了。
- 提前规划好内容资料(图片、文字),主动提供给人家。别拖到几天才扔过去一堆东西,换谁都得手忙脚乱。
搞完之后的碎碎念
项目总算上线了,效果还不错。这趟下来,最大感受就是:别贪便宜!也千万别只看谁家案例图好看!
重点就是这四点:
- 找人看案例要看“门道”(行业对口、功能相似)。
- 聊的时候要当“细节控”和“问题狂魔”。
- 合同必须一字一句抠,特别是功能、分期、续费和“维护”范围。
- 实施过程勤沟通、勤测试,别当甲方大爷。
费点劲是真,但至少钱花明白了,网站也真能用,不用以后天天跟建站公司扯皮。下次再搞,我可就有谱多了!